一间特别的大房子,我们请你来看电影
编者按
在北大,有一间特别的房子
它承载着许多北大人的故事
关于电影和看电影的人
它的名字叫做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它不仅是礼堂、剧场、音乐厅
它更是一座
可以同时容纳2000多人的大影院
这座讲堂沉积了岁月
记录着时代的变化
见证着社会生活的改变
也安放着一代代北大人的青春记忆
受到疫情影响
讲堂里的银幕黯然了许久
就在最近,这间大房子里
再度迎来了人头攒动、光影变幻
今天,小北向你发出邀请
走,去讲堂看电影
(免费送票的那种,文末有彩蛋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近期在讲堂放映的电影
每一部电影
都会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时空
作为北大里独特的文化空间
百周年纪念讲堂
能够将自己的气场与电影融合
营造出别样的观影体验
光影流转,群星闪耀
为北大的师生放一场电影
“服务师生,繁荣文化”是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一直以来坚持的宗旨。在面向北大师生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讲堂也吸收着北大校园文化氛围的浸染。以北大师生为主体的独特观影群体,赋予了讲堂独一无二的气质。
2001年12月17日,电影《大腕》交流会
2005年10月17日电影《神话》映后交流
2009年3月12日《高考1977》学术研讨会
2009年5月5日《孟二冬》首映
2009年10月5日《建国大业》映后交流
2010年9月19日电影《狄仁杰》首映礼
2010年12月14日,电影《赵氏孤儿》映后交流
2011年10月20日,电影《龙门飞甲》影后交流活动
2017年09月17日 ,电影《芳华》首映交流活动
2019年10月11日,电影《攀登者》北大放映专场
尽管有着能请来整个娱乐圈的实力,但定位“服务师生,繁荣文化”的讲堂一直坚持着“高品位、低价位”的原则:以艺术水平为标准引进项目,同时要确保售票定价贴近大学生消费水平,从胶片到数字放映2D电影的票价从未突破10元,3D电影票价也远低于社会影院。传统的胶片放映机
电影是有诗意的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它就承载了人们的梦
而讲堂
将这个梦带到我们身边
沧桑沉积,光影记忆
从“大饭厅”到“大讲堂”
现在的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兴建于北大百年校庆时,它的前身是“大饭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饭厅”就是北大校内放电影的场所之一。它的南北向是食堂、东西向是礼堂,礼堂的西端有一个不小的舞台,电影幕布就悬在舞台上。
这座设施简陋的砖木结构临时建筑不设座位,吃饭、听讲都要自带板凳,但却承载了无数北大人的“艺术记忆”:音乐家李德伦带领乐团在这里演出,为学生讲解如何欣赏交响乐;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在此登台,一展水袖;更有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电影《红楼梦》令师生一饱眼福……电影则是其间必不可少的保留项目。
大讲堂外的柿子林
简陋的设施挡不住师生们高涨的热情,光和影的交错、美和思想的融合给校园注入了轻快的活力和天真的梦想。改革开放以后,大饭厅改建为大讲堂,依然沿用“大饭厅”的名字。增设椅子之后,学生可以坐着看电影,但这个大讲堂条件依然简陋。
大讲堂内景
1996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到北大大讲堂作报告,提出为北大筹资建立新讲堂的设想。1998年百年校庆之际,“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投入建造。1999年5月3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落成。自此,大讲堂走过了它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终于旧貌换新颜。
这座与新世纪和北大新百年共同成长的讲堂,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当年临时搭建的砖木结构,一变而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现代化建筑;需自备板凳的尴尬局面,被恢宏敞亮的剧场和2000余个舒适的座椅取代;简陋的舞台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70平方米的升降乐池、180平方米的声反射板、41道电动吊杆、数字立体声返音系统和双屏显示字幕机……
百周年纪念讲堂不仅是礼堂、剧场、音乐厅……更是一座让2000多人一同欣赏光影艺术的大影院。多年来,这里的电影放映技术紧跟时代潮流,始终坚持用最先进的数字放映设备,确保带给观众极致的观影体验。
择一意蕴丰富之影
让灵魂与艺术交织、碰撞
以千人雷动的掌声
回赠那辉煌的谢幕
映画北大,与影同行
从电影中需寻找“生命的”“社会的”意义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始终和时代脉搏共振,承载了不同时代的北大人的电影记忆。从主要放映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到大量引入欧美国家的电影资料再到兼放国内外优秀影片,这座讲堂沉积了岁月,记录着时代的变化,见证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也安放着一代代北大人的青春记忆。
在光影绚丽之中,有一些片段凝成北大人心中永恒的回忆。曾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管理部工作的刘寿安老师,当时担任大讲堂电影队队长,他回忆道:“大讲堂几乎每周六晚上都会放电影,而且票价低廉,每到放映日,门口总是挤满了学生。那时候有很多不对外放映、仅仅作为军区内部资料的影片得到特批在北大上映,比如《魂断蓝桥》《罗马假日》《第一滴血》等等。很多原声电影甚至没有中文字幕,要靠翻译用扩音器即时译出剧中人物的对白。”
在娱乐活动有限的年代,讲堂通过电影的形式丰富北大师生的课余生活,那些国内外优秀影片体现的技术和观点,使大学生增进了对国际局势、各国情况和电影科技的了解,电影作为北大人看向世界的窗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影院已经走向商业化,《魂断蓝桥》这类老旧影片已经难觅踪影。百周年纪念讲堂从支持北大美育教育的角度出发,继续满足师生的观影需求放映原声版《魂断蓝桥》,放映时常常搭配另外一部与之相匹配的经典影片连映,比如《蝴蝶梦》《爱德华大夫》《紧急下潜》《莉莉玛莲》等。
后来,《大话西游》大火,每到开学初和毕业季,同学们希望放映《大话西游》的呼声便持续高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大话西游》在讲堂保持平均每年至少放映两场的频率。即便如此,在讲堂2009年策划发起的“讲堂银幕,你我参与”的电影公选投票活动中,该片依然脱颖而出。
讲堂放映《大话西游》时的海报
2001年5月2日晚,讲堂放映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结束后,周星驰出现在了讲堂的舞台上,现场师生们欢呼声不断。对于观众的赞誉,周星驰始终温婉含蓄地表达着谢意,并耐心回答和满足观众的提问和要求。
周星驰在讲堂
他说:“我们拍一部电影出来,能有观众看完还没睡觉,我们已经是很安慰了。如果看完电影,大家还笑了,那我们已经很高兴很高兴了。如果看完电影,大家还笑了,还跑过来跟你握手,说恭喜你啊,那我们就很高兴很高兴很高兴很高兴了。如果观众把我的电影里的台词念都出来,那你说我会有多高兴!”
在讲堂观影的师生们,不仅有着青春年华,更有着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以及从电影中需寻找“生命的”、“社会的”意义的观影愿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电影研究者戴锦华老师就对“大学生院线”一直抱有期待,“不仅放映青春题材的影片,也有艺术电影、严肃电影,能够带有某些艺术的试验性,能够表现某些严肃的社会主题。”
北大一代又一代同学们和一代又一代电影人在北大讲堂里相遇,他们共同成就了讲堂电影的独特气质,也为北大的校园文化装点上了一道独特光彩。
希望能给每一届学生
都留下一点记忆
让他们回忆北大时
能想起讲堂里电影的美好
光影盛宴,艺术殿堂
把小众文艺片搬上大银幕
电影放映的背后有一群多年来坚持付出的人们。讲堂曾经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引进了很多并不对外公映的片子;讲堂和欧盟电影节等世界级影展也一直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很多在世界电影节中获奖的欧美的优秀影片,或许大家并不能轻易看到,但是讲堂还是会想办法拿到资源,让北大师生欣赏到经典影片。
目前的国内电影行业已经非常规范化,要获得片源必须通过正规、合法的途径。但电影公司追求票房最大化,影片下映时间延长,但片租却越来越高。讲堂二十年多来都没有上调D票价,造成讲堂的总票房收入偏低。“既然大家想看,那我们一定尽力给师生们创造条件,让大家看到。”刘寿安老师介绍。
讲堂不断引进学术性强、艺术性强,文化展示性强的精品影片。虽然片租很贵,但讲堂定价依然远低于市场价格,北大师生也都非常支持。此前,讲堂曾自主策划过“大讲堂艺术影院”系列展映活动,特别引进11部在奥斯卡、戛纳等世界级电影节提名或获奖的类型风格多样的影片。
“艺术影院”系列放映中,讲堂志愿者在操作中文字幕
除了经典影片和院线影片,未来,讲堂还将引进艺术演出的影像放映,使更多的同学通过讲堂的银幕欣赏到芭蕾舞、歌剧等演出。
一场电影结束,讲堂的观众厅里总会想起热烈的掌声,这样的场景在院线并不常见。戴锦华老师把这个掌声称之为“一个观影的礼仪”,表达着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尊敬。讲堂里放映的电影,还将长久地陪着北大师生。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光影,会印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上;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也会在讲堂里久久回响。彩 蛋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
讲堂电影放映重启
春光正好
咱们去看场电影吧
快在评论区写下你与电影的故事
截止3月25日中午12:00前留言点赞排名前10名的读者
将有机会收到惊喜礼物
校内师生将获得讲堂电影票两张~
校外人员因为防疫要求
无法进到讲堂观影
将会获得讲堂特别款手袋一个
更多精彩
“卡脖子”、未来房价、新冠 | 7位北大重量级经济学家为你解读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来源: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采写:吴卓颖、马思捷、曹子慕
图片: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王东隅
排版:左昊昱
责编:以栖